歷年重大工程
- 內容
01 茅埔排水改善工程
工程緣起
茅埔排水位處玉田排水上游,屬農田排水,因負擔該地區住家、農地及上游玉田國小排水所需且位處地勢低窪區及渠道砌石結構損壞嚴重,致易發生淹水情事。工程概述
本處於110年向農委會爭取經費辦理改善,並於111年11月完竣,工程內容如下:
1.茅埔排水改善600公尺:以懸臂式擋土牆,基礎打設基樁穩定構造物,基礎前回填原有混砌塊石保護基礎。
2.鄰近小排及小給改善1548公尺:考量宜蘭田區坵塊蓄水需求,以混凝土矩形溝改善。
3.水門改善1座:為增加排水斷面採單孔自動倒伏堰不銹鋼制水門設計,且在臨時性豪大雨時,門扇可依據渠道水位上升並自動倒伏排洪,提升管理效率。工程之創新性、挑戰性、周延性:
創新性:
1.自動倒伏堰水門:臨時性豪大雨時,門扇依據渠道水位上升並自動倒伏排洪,提升管理效率。
2.生態管-於擋土牆內埋設PVC管,增加水生動物產卵、棲息、避敵及避難之場域。
挑戰性:
1.因應工區地質軟弱,考量氣候、施工及維護管理等因素,採用懸背式擋土牆,擋土牆基礎加設基樁來穩定構造物,並於基礎前以原有混砌塊石回填再利用,保護基礎防沖刷。
2.工區位處田間,施工行走易損及農地牛踏層;於田間之施工便道及連絡道,鋪設鋼板保護牛踏層,部分區段因毗鄰建物或種植高價植栽,改於河道上施設施工機械便道。
周延性:
1.施工便道採用舖設鋼板以保護農田牛踏層,降低對土層之破壞及影響日後農民耕作,施工中除必要基礎開挖外,儘量減低對環境之擾動。
2.利用兩側隙地護岸種植草類,做為農田與排水渠道護岸間之連接,營造生物棲息地並美化環境及景觀。
3.擋土牆牆面用卵石砌造型模板,牆內埋設生態管,基礎前回填原有塊石,設置坡度1:2之生物通道,利於生物通行並營造多孔隙及友善之環境。
4.於水門左側設置魚梯,並考量渠道內魚類泳速,以緩坡階梯溢流方式降低流速,利於魚類溯游。
⭐本工程榮獲111年度優良農業工程建設獎-佳作。⭐
茅埔排水改善工程
茅埔排水改善工程
茅埔排水改善工程
茅埔排水改善工程
02 古亭中排(第1期)改善工程
工程緣起
古亭中排位處十三股大排上游之支流排水,屬農田排水,因渠道既有砌石結構已損壞嚴重,排水效率功能不彰,導致十三股抽排站雖運作功能正常,部分低窪地區卻仍無法解決淹水問題。工程概述
本處於110年向農委會爭取經費辦理改善,並於111年11月完竣, 112年1月完竣,護岸改善1243公尺。
古亭中排改善工程
古亭中排改善工程
古亭中排改善工程
古亭中排改善工程
古亭中排改善工程
03 萬長春圳渠首工制水門更新改善工程
工程緣起
萬長春圳渠首工位於冬山鄉柯林村安農溪上,隔羅東溪與羅東運動公園相望,興建於1952年(民國41年),由中美技術合作完成,距今將近70年歷史,此渠首工肩負著大五結及羅東部份地區約1600公頃農田的灌溉用水,是本處轄區內最大渠首工,期間曾多次維修改善以維功能,近年因水門機械設備老舊,影響取水灌溉及排洪管理。工程概述
本處於109年向農委會爭取經費辦理改善,改善水門機械設備(排砂門5組、制水門11組),並於同年11月底完成,以提升渠首工的管理與效率,來保障農田的灌溉用水。
萬長春渠首工
萬長春渠首工
04 砂仔港排水改善工程
工程緣起
砂仔港排水係發源於冬山鄉之灌溉水圳,總長約4200公尺,集水面積廣闊約485公頃,下游直接匯入冬山河,因沿線承接多處聚落排水,己非單純負擔農田排水角色,為本處在冬山鄉重要的農田排水,因受限於早期治理標準,原排水通洪斷面不足且多為土堤,影響排水及防洪安全甚鉅。工程概述
本處先於102年向農委會爭取經費改善上游段,並於103年完工,接著於107、108年向農委會爭取經費改善下游段,已於109年底全部完工,改善長2300公尺、堤後排水改善2178公尺、橋樑改建2座。
砂仔港圳工程
砂仔港圳工程
05 玉田排水暨塭底大排改善工程
工程緣起
礁溪鄉玉田排水(總長1,586m,集水面面積2.60km2) 及塭底大排(總長2,372m,集水面面積4.24km2)均屬得子口溪南岸地區排水,因地勢平緩、低窪,且集水區內之水路互有連通,易發生集水區逕流越域情形;另受制於外水位頂托影響,每逢暴雨,內水位無法短時間內排出,而當得子口溪退水時,卻因排水路平緩,內水不易退除,經常發生大範圍淹水災害,經『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宜蘭縣管得子口溪支流排水規劃』(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民國98年)檢討,將該區列為低窪排水不良區域,亟需改善。工程概述
本處為此向農委會爭取前瞻基礎建設經費,將玉田排水及塭底大排提列改善,概述如下:
玉田排水
完工時間:108年12月
工程內容:護岸改善788公尺
堤後排水系統946公尺
無名橋改善1座
朝陽五號抽水機組2組
玉田排水
玉田排水
完工時間:109年3月
工程內容:護岸改善1,102公尺
堤後排水系統1,842公尺
朝陽一號橋改善1座
塭底排水
塭底排水
06 南富大排改善工程
工程緣起
冬山鄉南富大排,因位屬區域排水匯流銜接處,常因潮位頂托,宣洩不及,常造成水壅溢堤之災害。工程概述
本處就「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積極爭取中央補助經費辦理改善,改善水路507公尺,除可減少人民生命及財產損失外,並改善居家衛生及生活環境,可使其不利條件降至最低,增加土地生產利用價值,帶動地方之繁榮及產業發展,提高生活品質。
南富二中排施工前
南富二中排施工後
07 四百名排水改善暨清水抽水站新建工程
工程緣起
五結鄉錦眾村、孝威村、季新村、成興村、利澤村、協和村及冬山鄉武淵村等區域,因位屬低窪地區及區域排水匯流銜接處,常因潮位頂托,宣洩不及,造成水壅溢堤之災害,農田常年遭受淹水,不利稻作生長。工程概述
本處就「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積極爭取中央補助經費辦理改善,包含四百名排水改善在內,共計5件工程,改善水路約3,238公尺,並新建清水抽水站;以上工程除可減少人民生命及財產損失外,並改善居家生活環境,可使其不利條件降至最低,增加土地生產利用價值,並有助於區域平衡發展,提高生活品質。
清水抽水站外觀
08 武荖坑溪引水設施改善工程
工程緣起
原武荖坑溪引水設施(原水土保持局補助興建)引水口設於武荖坑溪第四號攔砂壩之上,由於芭瑪颱風來襲時毀損不堪使用,影響下游約125 公頃農田灌溉甚巨,本處構思爭取經費改善,重新施作引水設施,以改善該區域農田用水困難。工程概述
本工程自99年起開始改善,至101年完工,以武荖坑溪上游第四號攔砂壩施設取水設施,並埋設直徑約45公分之管路收集至冬山圳取水口,以改善該圳灌溉水源不足。除注入冬山圳導水路增加水源約0.37cms供水量,以減少農田用水糾紛,並可提高農田生產量,改善農民生活品質,達到富麗農村的目的。
武荖坑引水示意圖
武荖坑溪引水口
09 黃德記圳制水門改善工程
工程緣起
「黃德記圳制水門」為存在歷史淵源典故古陡門,亦為玉光村水田主要灌溉渠圳,其水源來自於龍潭湖,取水口座落於玉光村(玉光段304地號)附近,原設置制水門(水門2孔、門扇1.4公尺*1.8公尺)引灌,因近年來氣候異常變化,原制水門已不敷排水需求。工程概述
爰此,依據得子口溪流域治理計畫,在爭取中央補助,並蒙宜蘭縣政府、礁溪鄉公所及地方議員允撥經費協助用地取得下,順利改為雙孔各七公尺寬自動倒伏堰及雙孔各二公尺寬進水口,另一併拓寬週邊道路設施等工程,不僅改善了舊水門通洪斷面不足的問題,冀爾後該區域農田不再飽受颱風豪雨期間淹水困擾,以宏治水效益,更讓用路人通行上,更為安全、便捷。
原黃德記制水門
黃德記制水門現況
黃德記制水門現況
10 壯東D-2-1中排改善工程
工程緣起
壯圍鄉永鎮村、美城村、新社村約75公頃屬低窪地區農田,常年遭受淹水,不利稻作生長。工程概述
本處就「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提報,積極爭取中央補助經費改善壯東D-2-1中排等2線改善工程改善水路約2,497公尺,除可減少人民生命及財產損失外,並改善居家衛生及生活環境,可使其不利條件降至最低,增加土地生產利用價值,並有助於區域平衡發展,提高生活品質。
壯東D-2-1中排現況
壯東D-2-1中排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