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漁業署10月份大事紀
- 內容
一、2020全國漁民節於10月16至18日首度在離島澎湖舉辦。蔡英文總統、農委會陳吉仲主任委員、漁業署張致盛署長、澎湖縣賴峰偉縣長等中央、地方首長及民意代表出席慶祝晚會,一同為模範漁民及對漁業有貢獻人士喝采。總統致詞表示,漁業面臨新冠肺炎疫情困境,在陳主委率領同仁努力解決,目前國內漁產品市場交易活動已回升,漁業已逐漸渡過疫情難關。總統感謝漁民積極配合防疫措施,並指示要建設漁業使漁民生活更好,漁民需要的就是政府要做的。
二、109年10月3日至8日,本署派員參與「南太平洋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SPRFMO)」第8屆科學次委員會視訊會議,共計14個會員國137人與會,各國就南太平洋智利竹莢魚、橘棘鯛及美洲大赤魷等漁業資源狀況、脆弱生態系(VME)、籠具及美露鱈探勘性漁業等進行討論,後續供SPRFMO大會保育管理措施參用。
三、109年10月13日,本署派員參與「國際漁業團體聯盟(ICFA)」視訊年會,本署以台灣水產協會名義參加,與來自9國的業者,就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與華盛頓公約(CITES)進展、塑膠微粒於水產品之影響、打擊非法、未報告、未受規範(IUU)漁業、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國家管轄範圍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養護與永續利用(BBNJ)與海洋保護區(MPA)等進行討論,協助各國業界向國際發聲。
四、109年10月20日,本署派員參與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NPFC)執行工作小組(SWG-OPs)第6次視訊會議,共6個會員國參加,主要就公海登檢(HSBI) 、登檢用梯、會員國內HSBI防疫措施、船舶授權日期、IUU漁船名單及漁船標識進行討論,以促進保育管理之有效用。
五、109年10月20日,本署派員參與亞太經濟合作(APEC)第15屆海洋與漁業工作小組(OFWG)視訊會議,共計19個經濟體參加,各國主要就海洋廢棄物議題與打擊IUU漁業議題等進行討論,並針對各自研提的計畫成果進行報告,如海鳥混獲、幽靈漁具、女性勞動力議題等,確保亞太地區永續漁業之發展。
六、本署派員出席109年10月8日至10日及10月12日至16日之「南方黑鮪保育委員會」(CCSBT)第15屆紀律委員會暨第27屆委員會之延伸委員會視訊會議,與各國就會員及合作非會員遵守CCSBT養護管理措施之情形、CCSBT決議之檢視與修訂、南方黑鮪全球總可捕量(TAC)的訂定與分配、CCSBT績效評估小組會員專家之選拔、與非會員的互動等議題交換意見,維護我國相關權益。
七、62處低度利用漁港,與11縣市政府檢討,依據各港特色、現有設施、鄰近資源等,研議可發展方向,分為可釋出轉型39處、維持漁業23處,並依本年10月5日召開「研商遊艇產業整體發展及推動策略」第2次會議指示,主動邀請各相關機關協調,就權管漁港之條件、狀況等,逐一檢視漁港未來適合之使用,並思考活化轉型為水域遊憩等活動之場域。於本年底將具體可推動之內容報行政院。
八、本署辦理之「屏東縣東港泊區深水碼頭整建工程」至109年10月底南、北兩側合計整體施工進度已超過80%,目前正加速趕工,完工後可供重達1,000噸級之大型漁船進港靠泊卸魚及整補,使東港鹽埔漁港成為符合漁船大型化趨勢之現代化漁港,以期提高在地青年漁民返鄉從漁意願,進而活絡地方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