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漁業署06月大事紀
- 內容
ㄧ、為拓展國內漁產品於國際市場能見度,藉由6月25日至28日在南港展覽館舉辦臺北國際食品展 之平台,邀集水產精品獲獎單位及漁業團體一同於「台灣館」漁產區展出各項優質水產品及加工品,呈現國內產、製、銷之產業價值鏈,並傳達台灣水產品的新鮮、精緻、安全。同時,希望藉此國際食品展,行銷國內具特色漁產品,建立台灣水產品牌之形象。
二、本署養殖漁業組繆自昌組長於6月7日至11日赴澳大利亞參加「2014年水產養殖學會」,本屆年會主題為「創造、自然、成長」,交流最新養殖技術、氣候變遷、環境監控與魚介貝類養殖管理等。本次透由會議中瞭解:新型牡蠣養殖藍、生物製劑(益生菌)、LED照明設備與技術、直流微電流應用於魚類柵欄(fish barrier)等技術於水產養殖的應用與管理。
三、為落實擴大推動水產品產銷履歷制度,並朝整併及簡化方向辦理,本署於103年6月20日公告實施「有鰭魚類養殖水產品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擴充水產品產銷履歷品項達30種,並將TGAP之驗證範圍延伸至初級加工。另因應多樣化GAP標章產品銷售,此次亦檢討修正臺灣鯛、石斑、虱目魚、鱸魚及鰻魚等品項TGAP,將驗證範圍擴及初級加工規範,併同公告實施,俾利生產更多符合產銷履歷之驗證水產品上市銷售,供消費者安心選購。
四、為呼應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所通過之「避免延繩釣漁業混獲海鳥國際行動計畫」,善盡保育海鳥責任,本署於103年6月12日上午舉辦「公布臺灣海鳥國家行動計畫」記者會,說明臺灣遠洋漁業如何減緩意外捕獲海鳥,現場並首度展示翼展達315公分之漂泊信天翁實體標本,及播放「海洋生態保育-遠洋漁業與海鳥保育」影片,展示臺灣保育這群海鳥所作努力及成果。